「抗高溫調適行動展」於今(22)日在高雄場壓軸登場,環境部邀集各部會、高雄市政府、臺南市政府、民間團體及企業,22日至24日在高雄市國立科學工藝館北館一樓大廳開展,聚焦全民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推廣高溫調適與防災知識。同一時間,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於今天針對臺北市發布紅色高溫燈號,環境部召開高溫調適應變會議,聯合中央部會與臺北市政府啟動各項防範措施。
環境部說明,「抗高溫調適行動展」高雄場於 8 月 22 日至 24 日在國立科學工藝館北館一樓大廳熱鬧開展,展覽內容包括環境部「抗高溫涼適地圖 Cool Map」、結合國科會「氣候韌性.臺灣韌性—高溫篇」深入探討高溫衝擊資訊、以及教育部、氣象署、勞動部、衛福部、高雄市與臺南市政府等,針對校園、農牧、戶外工作者、醫療體系及都市熱島高溫展示各項調適措施。
此次行動展亦獲得民間團體綠色和平基金會熱烈響應,共同宣導氣候變遷影響及減碳、降溫措施。多家企業也分享抗高溫創新解方,現場展示智慧氣象站與高溫警示系統、節能降溫穿戴裝備、寵物防暑用品、戶外淨水設備等創新成果,並由第一銀行與全聯福利中心贊助環保好禮,支持全民降溫行動。展場內設置了溫度感測、水霧噴灑與巨型風扇等降溫設施,更規劃多元親子互動活動。環境部強調,本年度的北、中、南三場高溫調適行動展覽不僅是技術展示,更是一個全民參與的氣候行動平台,透過跨部門合作與產業鏈結,積極推動高溫調適的創新應用。
在策展活動開展同時,今(22)日臺北市為紅色燈號警示,為此,環境部緊急啟動高溫調適應變會議邀集氣象署、衛福部、教育部及臺北市政府參加,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指出,各地天氣高溫炎熱,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臺北市已依熱浪預警機制,啟動跨局處應變作為,環境部並請中央各部會保持通訊暢通,確保即時因應,氣象署發布高溫資訊「紅燈」為氣溫達38度以上且連續三日以上,今日臺北市內湖區最高溫(38度)出現在中午12點50分。臺北市政府共出動 8 車次灑水 165 噸、進行綠地澆灌近10萬平方公尺、通報12區健康服務中心加強收案社區老人或獨居長者高溫時健康維護,並執行高溫關懷 4,852 人次、輔導食品業者並提醒健康維護事宜、檢查夏季戶外高氣溫作業勞動共12處、以及通知各級學校及幼兒園配合因應。
環境部提醒,依照氣象署最新預報資料,明日臺北市(內湖區)仍為紅色燈號,提醒民眾極端高溫已成為臺灣必須面對的重要挑戰。透過「即時調適應變會議」與「抗高溫調適行動展」,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期望同時兼顧緊急防護與長期調適,讓全民在高溫下更具韌性,降低氣候變遷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