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環境部增設感測器助光復鄉掌握空氣品質

:::
大氣空氣
114-10-17 [環境部大氣環境司]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所導致的災情,光復鄉受災地區經多日清理,市區主要道路已恢復通行,惟部分街區仍有堆積土砂淤泥,時序入秋後風速增強,風強可能引發地表揚塵現象,影響當地空氣品質及民眾健康。環境部今(17)日於光復鄉增設空品感測器,可即時監控當地空氣品質變化,環境部空氣網提供民眾隨時查詢空氣品質即時數據,另將綜合監測與模式經驗發展揚塵預警,在揚塵發生前提醒民眾採取防護措施,環境部與相關單位採取揚塵防護措施,減緩其對空氣品質影響,守護民眾健康。

環境部表示,懸浮微粒(PM10) 是評估揚塵現象的重要指標。空品感測器雖主要量測為細懸浮微粒(PM2.5),但同時也具備感測PM10的功能。環境部(前環保署)已研究揚塵與土石及風速之關聯性,並成功應用在濁水溪等揚塵預警作業。花蓮縣光復鄉在風速增強情況下可能發生揚塵現象,環境部將依最新模式及監測資料分析發展揚塵預警,在揚塵發生前採取揚塵防護措施,減緩其對空氣品質影響,守護民眾健康。

環境部已建置空氣網(https://wot.moenv.gov.tw/)能即時掌握空氣品質的變化,提供民眾查詢空氣品質變化,並透過即時數據及預警,適時提醒當地民眾及協助救災人員採取防護措施。環境部將持續密切關注災區的空氣品質變化,透過科技監測工具,提供最即時的環境資訊服務,藉由資訊的公開與即時傳遞,提升民眾對周遭環境風險意識,共同將光復鄉的環境影響降至最低,協助早日恢復健康宜居的生活環境。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