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環境部新聞專區

檢警環調執行黑水專案 查獲無良業者非法處理水肥

:::
環境污染督察及環保犯罪查緝
114-08-22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

臺中地方檢察署指揮司法警察機關並偕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運用科技工具蒐集違法事證,查獲2家廢棄物清運業者以合法掩護非法方式,將所收受之水肥廢棄物違法灌入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環保犯罪案。本案臺中地方檢察署於114年8月13日偵結,將2家無良不法清運業者及涉案行為人13人起訴外,並查扣2部怪手及9輛水肥車等犯案工具,其中5輛水肥車已由該署變價拍賣及沒入所得新臺幣814萬元,並向法院聲請宣告沒收不法所得517萬元。

臺中地方檢察署及環境管理署接獲民眾陳情,臺中市轄內有合法廢棄物清運業者,疑似為節省水肥處理費用,將所收受之水肥廢棄物,以倆倆一組互相掩護方式,隨機灌注於臺中市區污水下水道系統,隨即由臺中地方檢察署侯詠琪檢察官指揮法務部調查局臺中市調查處、內政部警政署保七總隊第三大隊中區中隊,偕同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及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組成黑水專案小組,鎖定特定廢棄物清除業者,以科技追蹤搭配傳統跟監,成功蒐證到不法業者將水肥廢棄物灌入污水下水道系統畫面,溯源查明犯罪模式係業者於各民宅或社區抽取水肥後,以小車換大車,互相掩護方式至人煙稀少之重劃區,利用管線灌入污水下水道系統,以節省大量水肥處理費用。

環境管理署表示,在專案小組偵辦期間發現這些不法業者心思細膩,為防堵環保機關查緝,刻意挑選名下之非法清運車輛車牌號碼,偽裝成與合法清運車輛相似之車牌號碼,讓民眾無法有效辨識,不法業者更於承租停車場內,將非法車輛所收受之水肥廢棄物灌入合法大型水肥車內,再以倆倆一組互相掩護方式,在臺中市區到處尋覓污水下水道系統之管線開口,偽裝維修下水道,將水肥廢棄物大量灌入污水下水道,以節省大量水肥處理費用。專案小組114年5月6日執行搜索時,於臺中市北屯區現場查獲正在非法將水肥廢棄物灌入污水下水道系統之2輛水肥車,並循線追查相關涉案不法業者到案。

環境管理署再度呼籲,事業廢棄物清除機構應將收受之廢棄物載運至合法廢棄物處理機構處理,切莫心存僥倖,賺取非法利潤,如未依規定清運或任意棄置污染環境,一經查獲依廢棄物清理法第46條規定,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500萬元以下罰金,並依廢棄物清理法第42條及44條規定廢止公民營廢棄物清除許可文件及廢棄物專業技術人員合格證書,實在是得不償失。

回到上一頁

看了這則新聞的人也看了

TOP